首页 >> 咖啡专栏 >>咖友生活八卦 >> 北大校友创业咖啡馆诞生记
详细内容

北大校友创业咖啡馆诞生记


  “一八九八”北大校友创业咖啡馆即将于今年10月开张。

  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说,校友资源是最让人亲近,也最让人无奈的资源之一。在求咨询、谈合作、建人脉的过程中,校友带来的天然亲近感往往会事半功倍,可是国内高校校友会普遍人气很低,创业者在创业中找到校友只能“碰运气”。为此,成立3年多、拥有上千名活跃校友的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进行了尝试。“一八九八”开业前夕,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秘书长杨勇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专访,他说,希望这个咖啡馆能成为“北大校友创业三角地”。

  小圈子 大平台

  早在2007年北大创业校友联合会成立之前,杨勇等校友会创办者就有了开一家咖啡馆的想法,“让大家有一个活动的地儿”。这几年创办者了解了其他咖啡馆的运营,以及协会等组织的运作方式后,开始逐步完善这一设想。

  今年3月,咖啡馆的地址敲定在北大东门外一处400多平方米的地方,这意味着,“一八九八”正式进入了实际建设阶段。咖啡馆处处体现着北大元素,“一八九八”源自北大建校时间,桌号以博雅塔、未名湖等命名。为了方便创业者交流,咖啡馆内规划出可容纳30~50人的小型演播室,同时设置多处信息屏发布信息。

  据介绍,咖啡馆正式营业后将每年推出150场左右的主题活动,走访校友的企业,每周邀请北大知名教授、学者来到“北大三角地课堂”,定期视频采访优秀创业校友代表,以及不定期举办子女教育活动、娱乐活动等。

  不同于国内最负盛名的创业咖啡馆车库咖啡主要提供创业场地,北大校友创业咖啡馆的定位为服务“高速发展期”的校友,为他们从有创业想法开始,到创业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服务,包括融资、上市、退出、投资等,储备所需要的财务、法律、人力等人脉,也关注校友在教育、医疗方面的生活所需。

  所以,咖啡馆预计招募200名会员校友,其中120名将成为核心成员,和50名各行各业优秀校友为辅助,再精选30位各行业的成功企业家会员,确保校友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人脉渠道,让这里成为一个“小圈子、大平台”的创业帮扶平台。

  翻看咖啡馆第一阶段招募的120名会员名单,其中不乏在学而思、世纪佳缘、蓝色光标等公司担任高管的北大优秀校友,“入选”企业基本上都是各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这些通过审核的会员需缴纳3万元会费,获得等值消费卡在店内消费。

  创新工场首席运营官兼合伙人陶宁就是第一批会员之一。在筹备过程中,她与杨勇聊过不知多少次。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正是因为她长期从事为创业者服务的经历以及北大校友的因素,让她接到了邀请。3万元对于她来说“并不太多”,她也不太在乎咖啡馆是否能带给她金钱上的回报,“对于创业环境,这是一件好事”。

  杨勇清楚,第一批会员是决定咖啡馆成败的关键,因此他在细节上考虑良多。商业圈的大佬和创业者都在乎效率和信誉,难免在筛选会员时有“功利”的考虑,可在成为会员后的圈子里内部交流时,却会变得直接而亲切,反而没有了功利。

  为了给这些校友一个合适的身份,杨勇琢磨了很久。“股东”太耗费精力,“会员”又失去了人情味,最后定为会员与股东结合的模式,把会费变成等值消费卡也是为了聚拢人气。

  杨勇是咖啡馆的董事长,但是咖啡馆决策的“大方向”由咖啡馆执委会还有监事长负责,正常运营则是由经理(即店长)带领着团队为校友服务。为了让这个大家花钱的咖啡馆资金透明,每一次的决策和开销,都会在微信群里或发邮件进行公布。

  说出这些目标是有底气的

  上述种种在目前看来,都是咖啡馆计划书中画给众位校友的“大饼”,可杨勇说出这些目标很有底气,这源于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运营3年多的经历。

  自校友创业联合会成立至今,已经组织了450期以上的活动,既有关于行业内形势的讨论,也有校友企业走访和娱乐活动等。校友们对这些活动校友评价很高。尤其是几年来的100场校友饭局,像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等都会做东分享,奠定了校友们对联合会信任的基础。

  在活动和交流中达成的商业合作更是不计其数。“很多人平时很难有机会约见到某企业内的大佬,可在企业走访中就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有些大佬抱着‘照顾学弟学妹’的心态就签了合同,因为校友有着自然的信任感和亲近感。”杨勇说。

  利用校友资源并不是新鲜事,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曾和杭州师范大学合作共建阿里巴巴商学院,要做“创业者大学”。可利用校友资源帮助创业者的模式让成为优秀创业者的毕业生回母校资助,这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和创业者的交流中得知,他们很希望能和母校优秀创业者有交流、合作的机会,又担心自己不善交流、看上去目的性过强。

  “这是一个摸索的过程。”陶宁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内最具盛名的创业主题咖啡馆车库咖啡的创始人之一。在她看来,创业者平时本身就是很难集结成群,他们缺少关注的平台,创业咖啡馆就是提供一个让孤独的创业者聚在一起的平台。

  北大校友创业咖啡馆的创办者也考虑到这些问题,他们计划在开业后举办“我当一日店长”等活动,要求会员有机会坐阵店中与创业者交流,或是分享一件对创业有帮助的物件或资源,还有必不可少的亲子活动和娱乐活动,也能成为不同层次的校友之间寻找共同话题的突破口。

  为了建立一个良性的创业生态圈,杨勇还创新了两项服务,一项是建立校友信用评分机制,尝试把帮助别人和接受帮助进行量化,增加校友互动。这里并不欢迎“只肯出钱而不参与活动”、“事业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不肯分享、交流”的校友。另一项是校友管家服务,遇到问题直接拨打专线,有人负责向其他校友寻求帮助,避免个人欠下人情债。

  杨勇毫不忌讳谈到校友主题的咖啡馆就是为了“帮忙赚钱”,也不回避这里提供的是高质量的人脉圈,高质量的活动是咖啡馆的核心,参与者在此获得的眼界、人脉、商机就是价值。他说,这里把商业活动中的“潜规则变成显规则”。陶宁认为创业服务包括法律、金融、税务等,当然提供金钱也是一种,找融资是自然发生的事。

  成为社会组织的一种尝试

  在杨勇看来,如果仅凭借校友关系叙旧并不能长久,他“谱写”的校友会三步曲为:第一步让校友有认同感,主要让校友体会到好处;第二步让校友有归属感,找到志同道合有共同价值观的人;第三步建立利益链,通过互相合作形成稳固持久利益关系。

  “希望北大校友未来的上市企业均来自这里,拥有专业的团队为校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是杨勇对咖啡馆的目标要求。对于他自己来说,将来花费在此的精力越少,意味着咖啡馆的运转越好。

  在中国的创业环境中,各式各样依赖于大学校园的“孵化器”和“孵化园”是十几年前最先出现,也是后来最常见的模式。陶宁认为,除去官方背景的民间组织,诸如咖啡馆等是升级后第二代对创业者的帮扶模式,北大创业咖啡馆自然备受瞩目,也备受期待。

  据了解,为了在运营中更灵活自由,北大校友创业咖啡馆和北大校友会不同,和北京大学并无直接关系,而是单独成立的公司,由杨勇担任董事长。

  在杨勇心里,他更大的愿望是探索出一种社会组织的运行模式。在与其他协会组织交流中,他发现目前国内很多组织做不起来的原因是“没钱、没人”,他希望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和咖啡馆成为一种可复制的尝试。

  能否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也正是陶宁所担心的——在咖啡馆自负盈亏的情况下,围绕“创业”主题坚持下去做活动,把这里真正变成北大创业者的基地是她的期待,这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北大校友咖啡馆还未正式运营,未来还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仅供读者参阅!

技术支持: 酷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