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烘焙专栏 >>行业新闻 >> “爱心牛奶”对中国乳业的思考
详细内容

“爱心牛奶”对中国乳业的思考

  三聚氰胺事件,把中国乳业推向存亡边缘。三聚氰胺之所以会成为击倒中国乳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在中国乳业长达10年的“大跃进”中,以奶农为主体的上游供应链的基本利益被严重忽视—乃至遭到了践踏。由此,产业链价值重建,成为舆论导向。

  在此背景下,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供应链价值模式受到高度推崇,其产业化运营、股权绑定的价值分享模式,也一度成为重建中国乳业的“他山之石”。

  然而,中国奶农仍处于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状态之现实,使这一模式的落地与推广显得有些举步维艰,且颇需时日,对于亟待重建的中国乳业来说,是否存在着更为有效更为便捷的“第三条道路”?是否存在着更具中国特色、更能够结合产业现状并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与价值诉求的新模式?

  由此,我们提议在企业、非政府机构、政府三方协作的基础上,成立这间名为“爱心牛奶”的社会企业,理顺乳制品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向消费者提供值得信赖的高质量乳制品,重拾消费信心,促进奶业整体结构的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重振并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创造“多赢”之局。

  改善奶农收益,从本源上构建新产业链

  导致三聚氢胺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是,“金字塔”底部关注的缺失。首先是,在产品营销与企业治理过程之中,忽略了消费者的安全等基本需求,而片面追求如自我实现等的高层次需求。然后是,忽视了处于产业链与社会、经济底层的奶农,以及中低收入消费者群体的利益。“爱心牛奶”致力于理顺整个产业链的利益关系,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奶业整体结构的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产业素质,重振并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有人说,企业经营及组织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即是“商业策略”及“社会贡献”的巧妙融合、相互辉映。“利己利人”,是现代企业的最佳典范。而“爱心牛奶”所要达到的,则正是这样的目标:它借助政府资助及监管,非政府组织(NGO)出力,现有乳制品加工制造企业向下游出资入股的形式而运作,通过三方协调整合资源,旨在通过改善奶农收入状况,建立市场化的管理组织体制,从产业链源头上改善原奶品质量,保证产品安全,并借助商业逻辑解决社会问题,最终从根本上改善中国乳品的市场价值。

  它的基本运行包括如下环节:建立“爱心基金”,支持改善奶农投资状况—创办爱心学堂,培训奶农专业技能—建立奶农认证登记制,实现收奶结构扁平化—增设项目主管制度,加强管理督导和帮助,实现增产增收—开发爱心奶系列产品,实现市场效益最大化。

  在此背景下,建议通过设立“爱心基金”,采取奶牛“回购”模式,来推广和促进高质量奶牛的养殖和产权持有。以区别于利息偏高、且需相应资产担保的传统借贷方式,也区别于回款率低、信用缺失的“蒙牛贷款”模式,“爱心牛奶”以一种类似于“租赁”方式,将高质量的奶牛提供给农民饲养,担保收购价格,并要求奶农保证每月上交产奶份额,在收入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回购所养奶牛。

  我们认为,这一模式,在当下中国具有非常现实的可操作性。

  如果把政府投入的大量资金以及减免的税收等,加上NGO的支持,以及企业的合理投资置入“爱心基金”,则其规模将足以应对生产投入的需求。

  而所谓回购模式,则指“爱心牛奶”将推出奶牛和生产工具回购制度。借助爱心基金的资金后盾,以类似于“租赁”方式,将高质量奶牛提供给农民饲养,在其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由其购回所饲养的奶牛或其他生产工具。

  换言之,“爱心牛奶”通过“爱心学堂”对农民进行培训和认证,让他们成为合格(或优先)的供应商,提升他们的知识、能力和精神境界,进而借助“爱心基金”,获取奶牛及生产工具。在风险最小化的基础之上,增产增收。

  至于企业方面,则通过与奶农建立强大的互信关系,并加强监管、强化制度和规范操作来减小原料风险。

  降低奶牛成本

  从投入上盘活企业资金流

  按照传统的“蒙牛贷款”模式,企业和金融机构分别向奶农提供8000元和5000元贷款,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往往无法实现企业之前允诺的盈利率,根本无力偿还合共13000元购牛贷款,只能长期拖欠,最终在利息的重压下,债台高筑。而在“爱心牛奶”方案中,借助“回购”模式,奶农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在几乎零风险情况下,获取奶牛和生产必备的挤奶等工具;企业坏账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获取信誉等无形回报;金融机构坏账问题亦同时解决。

  而且,由于奶牛价格远低于13000元,采取“爱心牛奶”模式,即使是按照一头奶牛6000元的高标准来进行计算,付给专家检测费用50元(假定),企业可节余1950元,而金融机构可节余5000元贷款额度(即使是金融、慈善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也将直接打入“爱心基金”,用于高质素奶牛及相关生产用具的推广和投资,而非再向奶农提供额外赞助)。

  假设一个旗拥有500名奶农,每位奶农养殖两头奶牛,为简化计,假定全部是高产荷斯坦奶牛,并均为怀孕三个月以上,按照“蒙牛贷款”模式,则企业将总共动用400万元资金。而在新模式下,假定全部奶农通过“爱心学堂”培训并取得合格奶牛养殖及牛奶供应资格,再额外付给专家鉴定费50元/头,总体费用不过302.5万元。每100位奶农配备一位教师和项目主管,每月工资2000元,则每年总共薪金支出仅为24万元。大大降低了资金的投入占用量。

  即使仅保持现有资金规模,维持与以农行、信用社为主的金融机构合作,而只是将他们额外提供给农民5000元/头的贷款打入“爱心基金”,在500位奶农的原有基准上,将可支援额外382位奶农,增幅达到76.4%。

  除此而外,“爱心牛奶”还同时设计了新产品名录及相关市场营销方案。

 

 


免责声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仅供读者参阅!

技术支持: 酷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